產品展示
一碗帶著淡綠色的京西稻米粥,再現玉泉山下——北京人回憶的鄉愁
京西稻米顆粒圓潤、晶瑩明亮,油性大、蛋白質含量高,清香、筋道、黏度大。一碗帶著淡綠色的米粥,曾是老北京幾代人的傳承與鄉愁。
京西稻米香,
炊味人知晌,
平餐勿需菜,
可口又清香。
這是老北京的歌謠,描述了京西稻的口感是可口又清香。用京西稻米煮的米飯、熬的粥,揭開鍋后可以說滿屋飄香。京西稻之所以品質好,優越的自然環境功不可沒,而澆灌水稻的玉泉山水水質純凈,清澈甘洌,且有甜味,滋潤了肥沃的稻田。
2018年在北京市農委、海淀區農委、海淀區園林綠化局、海淀區農業協會、海淀區京西稻文化研究會、京西稻文化傳承人、優農科技、嘉博文、科潤維德、快樂農莊、弗萊農莊的共同努力下,將環境修復、健康土壤培育與循環經濟理念相結合,良種、良法、良田、美景集大成,通過測土、測菌施肥、科學管理等措施,實現了無化肥、零農殘、品質優,使京西稻這一古老品牌煥發了新的生命力,再現了一碗帶著淡綠色的京西稻米粥。
京西稻,我國唯一由兩代皇帝親自選育并推廣種植的優質大米,三百年前由康熙、乾隆皇帝在北京市海淀區四季青鎮北塢村玉泉山下、高水湖畔、長河岸邊種植。
京西稻田賦予了皇家園林、有機種植、自然景觀、農耕文化為一體,山、水、林、田、湖渾然天成的生態、人文與美學要素,是我國重要的非物質農業文化遺產。
2018年農交會,京西稻亮相農交會受關注。
恢復京西稻獨特的優良品質就是傳承皇家農耕文化、展示當代科學技術水平、賦予農業新動能,是體現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生態文明思想的成功案例。